通過采集的數據實現對工程機械的實時監控主要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
一、運行參數監測
關鍵參數設定閾值
首先,確定工程機械的關鍵運行參數,如發動機轉速、油溫、液壓系統壓力等。為每個參數設定合理的閾值范圍,這些閾值是基于設備的正常運行狀態和制造商的建議確定的。例如,發動機正常轉速在1000-2000轉/分鐘之間,當采集的數據顯示發動機轉速超出這個范圍,就可能意味著設備出現異常。
當數據采集系統獲取到這些參數后,通過軟件系統進行實時比對。一旦參數超過或低于設定閾值,系統會立即發出警報,提醒管理人員注意設備狀態。這種方式可以快速捕捉設備的運行異常,及時采取措施。
參數變化趨勢分析
還可以分析參數的變化趨勢。例如,觀察液壓系統壓力在一段時間內是逐漸上升還是下降。通過對歷史數據和實時數據的分析,可以發現潛在的故障隱患。如果壓力持續下降,可能是液壓系統存在泄漏問題。利用數據可視化技術,將參數變化趨勢以圖表的形式展示,如折線圖、柱狀圖等,使管理人員更直觀地了解設備運行動態。
二、位置與軌跡跟蹤
GPS與北斗定位系統
利用安裝在工程機械上的GPS或北斗定位裝置,實時獲取設備的位置信息。這些位置數據可以在電子地圖上進行標注,管理人員可以清楚地看到設備所在的地理位置。對于在大型施工現場或跨區域作業的設備,這有助于合理調度和防止設備被盜。
同時,通過記錄設備的移動軌跡,可以分析設備的工作路徑和工作范圍。如果設備偏離了預定的工作路線或者進入了限制區域,系統也能及時發出警告。
三、工作狀態綜合判斷
多參數融合分析
結合多個采集到的數據,如設備的工作時長、啟停次數、負載情況等,對設備的工作狀態進行綜合判斷。例如,當設備工作時長過長,同時油溫過高、負載較大時,可能會導致設備過度磨損。通過建立設備狀態評估模型,將這些因素進行加權計算,得出設備的綜合健康指數。根據這個指數,可以將設備狀態分為正常、注意、危險等不同級別,從而實現對工程機械全面、實時的監控。